對于養豬行業而言,今年可謂命運多舛、禍不單行:非洲豬瘟影響依然持續,豬價行情撲朔迷離,7月的一場大雨讓諸多河南養殖戶遭遇了“滅頂之災”,新冠疫情反撲更是讓養殖行業雪上加霜。隨之而來的封路、封城讓養殖戶們“斷草斷糧”....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們千萬要穩住,不能怨天尤人,一切以人為本,做好防護措施,不給政府和社會添麻煩,在此前提下,根據自家養殖場的情況對豬場進行管理優化,應對疫情。
1 做好消毒工作
作為豬場的常規安全舉措,在疫情期間更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一般情況下,消毒最好在晴朗天氣時進行,多雨天氣不宜消毒;但若是遇到連雨天氣,常規的消毒工作還是很有必要的。在陰雨天,一般不宜采用噴霧消毒法,建議在地面撒草木灰或者生石灰;若必須采用噴霧消毒,則要注意適當提高濃度以減少用水量,降低因噴霧導致的濕度變化。
2 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
若豬群密度過大,將造成擁擠、堆壓,使舍內空氣污濁、溫度上升、豬只呼吸困難等等,所以應保持養豬舍合理的密度。另外,疫情期間因道路交通管制等,飼料物資進不來容易導致養殖場內飼料供應不足,一旦斷供將導致更大的養殖損失。所以,建議豬場盡早出售到達售賣體重的大豬,以減少飼料的日投喂量,延長存料使用時間。
3 提高物資儲備,防止霉變中毒
尋求安全合規的采購途徑,適當提高飼料/獸藥/保健產品的庫存儲備量,延長使用時間,減少或縮短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在高溫潮濕環境下,要注意防止飼料等發生霉變,一旦發現霉變部分要及時清除和消毒,防止豬只因采食霉變飼料發生中毒。另外需關注舍內水線和料槽的安全,飲水管線更容易滋生生物膜,一旦被污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長速度加快,如不定期進行飲水消毒和管線消毒,將導致豬只腸道疾病多發,造成養殖損失,建議豬場定期進行水線清理和消毒,保證飲水衛生清潔。
4 尋求畜牧主管機構援助
疫情期間,城鄉城際之間道路交通管控嚴格,飼料、疫苗等養殖生產相關物資運輸困難,養殖場不能及時補充庫存,很多養殖戶面臨著斷貨少貨的危險。為了使養殖場能及時補庫短缺物資,養殖戶可聯合起來或者通過畜牧主管部門與當地政府機構進行商談,對養殖行業所必需的飼料和疫苗等生產物資開通綠色運輸通道,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保證養殖物資供應。
疫情,我們無法把控和掌握,但養殖工作還需照常進行,在疫情特殊形勢下,我們只能“遇水搭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想盡一切措施把豬養好。
(審核編輯: 豬豬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