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5recu"></acronym>
    <track id="5recu"></track>
      <track id="5recu"></track>
      <table id="5recu"><strike id="5recu"></strike></table>
      <table id="5recu"><strike id="5recu"></strike></table>
      <acronym id="5recu"></acronym>
        <pre id="5recu"><s id="5recu"></s></pre>

        聽課筆記 | 2023李曼大會分會3-飼料管理論壇

        供稿:三石

        點擊:

        A+A-

        相關行業:

        關鍵詞:

          我要投稿

          1.jpg

          李曼中國養豬大會-會前論壇3

          飼料管理論壇


          10月20日/上午

              2023年10月20-22日,第十二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在風景秀麗的六朝古都——西安舉行,作為全國乃至全球高水平、高影響力的豬業盛會,為參會代表及參會企業提供了一個探討養豬行業前沿技術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平臺,受到來自中國乃至世界養豬行業同仁的高度關注,為推動我國養豬事業的發展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第十二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會前論壇-飼料管理論壇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會議樓二樓203會議室盛大舉行。本場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劉嶺與派普斯通吳方舟共同主持。


          會議日程

          主持人:劉嶺,吳方舟

          9:00pm - 會養豬的營養師,吳方舟,派普斯通

          9:30am - 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率的技術與應用,劉嶺,中國農業大學

          10:00am - 休息

          10:30am - 非糧型飼料資源挖掘與高效利用技術,單安山,東北農業大學

          11:00am - 脂肪酸平衡及對母仔豬的影響,王志祥,河南農業大學

          11:30am - 問答


          01、會養豬的營養師

          吳方舟,派普斯通

          2.png

          圖 吳方舟,派普斯通


              隨著規?;B殖,營養模式將會變遷。豬場買全價料,有種開“黑箱子”的感覺,因為原料的透明度低。豬場買預混料或核心料,找代工廠買配方或自己營養師配方,飼料原料的透明度提升。自有料廠,買原料,自己營養師配方,那就完全透明。

              從飼料廠營養師到養殖場營養師的轉變,飼料廠營養師,針對 的是“人”,需要減少投訴,制定標準化方案;而養殖場營養師是給自己豬場設計營養配方,針對的是“豬”,需要根據經濟效益最大化來定制方案。

              那么如何成為“會養豬的營養師”?需要具備飼料配方、飼料加工,了解生產,還要能做得了科研實驗,并且能與豬場生產團隊和獸醫溝通到位的5大技能包。

              “養豬營養師”的技能1 - 飼料配方

              營養不僅僅是跑配方軟件,要根據料廠效率、存欄規模(豬群流轉)、料車規格、混合機容量,來確定料號數量,做飼料預算。根據大宗原料行情、非常規原料評估、添加劑產品評估,來采購 / 選擇原料。自用料不僅僅關注單價成本,還要關注投入產出的部分,根據豬對能量、懶氨酸、磷等營養需求,根據豬場時間、空間、冬夏季,根據行情、季節的變化,調整飼料配方,關注飼料配方造肉成本。設計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營養方案:能量模型、懶氨酸模型和絲氨酸模型、存欄密度模型,出欄體重模型。

              “養豬營養師”的技能2 - 飼料加工

              好的營養加好的配方師就等于好的飼料嗎?不一定,因為飼料受粉碎粒度、含粉率、原料流動性/損耗、稱重精度(鈣磷、小添加量產品)/制粒導致的營養成本損耗(85度30-40分鐘,對營養的損耗需要考慮進去)的影響。

              如何保證飼料生物安全?首先在原料選擇需要考慮安全,其次是料廠生物安全設計,再者是料廠采樣與檢測,還有就是料號加工順序、農場提貨順序等都需要綜合考慮。

              “養豬營養師”的技能3 - 到豬場去!

              “漏糞板水平”的營養師:好飼料≠好成績,需要營養師去到豬場現場,根據現場情況配方,比如母豬,需要根據母豬體況,查看體況卡尺使用是否規范;料盒,不同的飼料廠的溶度不同,料盒不同,營養師要幫助豬場矯正料盒料重;跟著生產人員去看生產流程,檢查通槽/產床飼喂器是否進行清理,否則有采食量、毒素問題,如果不去豬場一線,坐在辦公室是很難發現這些問題的。

              對于育肥場來說,發現大部分場的串聯料塔使用都是不規范的,沒有交替使用,從而導致不能保證飼料的新鮮度,在一線我們甚至發現有的料塔似乎從來沒有打開過。另一個就是檢查料槽的開口度,是否有斷料現象,以及飼料計劃的執行。值得一提的是,水是最容易被遺忘的營養物質,我們在一線會發現,肥豬欄是最容易缺飲水嘴的,還有就是水嘴的位置、高度、水壓等問題存在。

              “養豬營養師”的技能4 - 做實驗

              建議營養師要發揮研究生時期獲得的科研能力,在田間試驗、試驗場做實驗設計,做好數據統計,實驗數據是好營養的基礎。

              “養豬營養師”的技能5 - 溝通

              換料和進豬/銷售計劃時,主動溝通;對農場的反饋的問題,譬如“拉稀”、“咬尾咬耳”、“脫宮脫肛”等,要及時回應;給生產團隊培訓基礎的營養原理。還有就是與獸醫的有效溝通能減少很多煩惱,根據健康度變化調整營養方案(例如:PRRS, 腹瀉),積極配合品控檢測(例如:毒素,微量元素)。

              最后總結:好的營養師,不僅要能做好配方,做好飼料加工,還要斤生產一線,跟生產獸醫保持好溝通,還要做好研究應用,這樣才能夠養好豬。


          02、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率的技術與應用

          劉嶺,中國農業大學

          3.png

          圖 劉嶺,中國農業大學


          一、常用豬飼料原料蛋白質的消化率

          二、提高豬飼料蛋白質消化率的途徑

              影響飼料原料蛋白質消化率的因素,豬體重階段對飼料原料蛋白質消化率的影響,粉碎粒度對含玉米DDGS飼料營養物質消化率的影響,擠壓膨化對谷物有效能值和養分消化率的影響,擠壓膨化對高油原料養分消化率的影響,擠壓膨化對高油原料氨基酸標準回腸消化率的影響,堿性蛋白酶對飼料原料氨基酸標準回腸消化率的影響,不同酶制劑對仔豬飼料養分消化率的影響。

          三、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效率的途徑

              豬玉米豆粕日糧中蛋白質的沉積效率,生長豬不同日糧中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氨基酸平衡對蛋白質利用效率的影響,日糧蛋白質水平對生長豬蛋白質利用效率影響,日糧蛋白質來源多樣性豬蛋白質利用效率影響,日糧蛋白質來源多樣性對豬能量平衡影響,胍基乙酸對豬氮利用效率的影響。

          四、總結

              豬飼料中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提高的空間很大,提高豬飼料中蛋白質消化率的措施需要考慮成本,提高豬飼料中蛋白利用率的研究需要理論支持。


          03、飼料資源挖掘與高效利用

          單安山,東北農業大學

          4.jpg

          圖 單安山,東北農業大學

          1. 中國飼料業(畜牧業)的成就與挑戰

              1.1 中國飼料業(畜牧業)的成就。飼料業(及畜牧業)穩步發展,2022年中國飼料產量達到3.02億噸,其產值達到1.31萬億元。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9227萬噸、3456萬噸、3932萬噸,畜牧業總產值達到4.07萬億;

              1.2 中國糧食產量與缺口(進口)。中國糧食產量逐年提升,年產量達到6.86億噸(2022),為飼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年需求總量約為8.33億噸(其中養殖業飼料用糧占一半以上),仍有1.47億噸的糧食缺口依賴進口,其中大豆進口0.91億噸,其他糧食進口0.56億噸。如此龐大的進口數量給國家糧食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1.3國際形勢對我國糧食、飼料及畜牧業的沖擊。例如中美貿易戰、俄烏沖突(2022),俄烏沖突導致世界糧食價格不斷突破歷史高位;

              1.4 國家戰略需求。糧食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是國家戰略物資,糧食安全問題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考量。習近平總書記近幾年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糧食安全問題。


          2. 飼料資源開發

              非常規飼料資源

              中國糧食總需求的一半以上是滿足養殖業的需要。所以,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主體是解決養殖業飼料用糧供給安全問題。如何解決飼料用糧短缺問題?依賴進口絕非國家長久之計。

              挖掘利用非糧型飼料資源是解決我國飼料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未被利用的農副產品資源量高達23億噸,其中農作物秸稈占比34%、樹葉類加工副產物占比30%、尾菜占比9%。

              2.1 尾菜飼料資源的研發

              2.1.1 尾菜資源

              我國是蔬菜生產大國,2022年我國蔬菜產量達7.91億噸,占全球產量約60%,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不到20%,不可能消費60%的蔬菜,也就是說我國蔬菜生產目前是過剩狀態。加之在收獲、加工、儲運過程中的損失,超過50%的蔬菜未被人們食用而浪費。

              2.1.2 尾菜對環境的污染

              在蔬菜收獲的季節會集中產生大量的尾菜,如果處置不當會迅速腐爛,滋生有害病原微生物,污染土壤、地表水和空氣。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據統計,國家對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每年超過1萬億元。

              2.1.3 尾菜主要去處

              目前,蔬菜廢棄物的有效處理方法主要是用于制作肥料直接還田。但我國面臨的迫切問題不是缺乏肥料,而是飼料資源短缺。因此將尾菜飼料化處理更具現實意義,既可解決我國飼料資源短缺問題,緩解糧食進口壓力,又可解決尾菜處置不當導致的環境污染。

              2.1.4 尾菜的營養價值

              任何菜類都含有營養成分,但新鮮蔬菜因含水量較高,其營養成分含量相對較低。如果去除水分,按干物質計算,其營養物質含量可與中等常規能量或蛋白飼料媲美。雖然其中粗纖維含量較高,但主要是可消化多糖類成分,其消化率較高。由此,尾菜用作飼料是有營養基礎的。

              2.2  尾菜飼用的障礙

              2.2.1 在高溫下極易腐爛變質

              在高溫下極易腐爛變質,特別是在高溫季節,蔬菜采摘后很快腐爛變質而不能飼用。據有關數據顯示,白菜尾菜在室溫下(25℃)3天內開始腐敗,并且隨著溫度的增加,腐敗速度加快。此外,水分越高,其中的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生長越旺盛。隨著尾菜堆放時間的延長,其營養品質也逐漸下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逐漸下降。

              2.2.2 烘干脫水成本高

              尾菜中的高水分含量是影響尾菜飼料化的關鍵因素。使用萎蔫等自然曬干方式,又受到場地和氣候環境的影響極大,很不現實。如果用機器烘干則非常費電,增加成本,不合算,不可行。據有關數據顯示,將1kg含有80%水分的尾菜轉化為風干飼料會消耗12.8-46.0 MJ的能量并排放出200g的二氧化碳,每生產1噸風干尾菜飼料成本約為6983.4元,成本效益比高達3.96。因此,采用機械烘干性價比極低。

              2.2.3 機械脫水產生廢液

              采用機械設備搓揉、擠壓、甩脫進行脫水,成本增加較少,但會產生廢液污染。

              2.2.4  抗營養因子及毒物問題

              有些尾菜含有抗營養因子和毒素,會對動物產生不利的影響,需要經過處理,消除尾菜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毒素。

              2.3 尾菜青貯飼料發酵技術

              2.3.1 尾菜與干物料勾兌青貯飼料發酵體系的構建

              我們選擇了我國最常見,種植分布較廣的大白菜尾菜進行了研究。大白菜尾菜水分高,在發酵過程中易形成滲出液,且蛋白質降解嚴重,難以直接制作優質青貯飼料。為解決該問題,我們分別利用小麥麩、米糠等干物料與大白菜尾菜進行混合,使水分降到適合制作青貯水平,進行厭氧發酵試驗研究。

              研究發現:通過添加小麥麩、米糠勾兌(尾菜:干物料約為 2:1),使尾菜青貯發酵體系水分維持在65%時發酵效果最佳,且無滲出廢液產生。

              2.3.2 白菜尾菜-米糠-糖源青貯飼料發酵技術

              為了解決白菜尾菜-米糠發酵體系中由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發酵強度低,蛋白質降解問題。我們在白菜尾菜-米糠發酵體系中進行了添加不同糖源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添加不同糖源均提高了乙酸產量,但是只有葡萄糖和蔗糖促進了pH值下降,并且蔗糖還減少了蛋白質降解。

              微生物群落的結果表明,添加蔗糖通過減少布氏乳桿菌、埃系氏腸桿菌、類消化乳桿菌豐度,增加短乳桿菌和斯比氏乳桿菌豐度,避免蛋白質降解,改善發酵品質。

              2.3.3 白菜尾菜-米糠-乙酸鹽類青貯飼料發酵技術

              為了解決大白菜尾菜-米糠發酵體系中高脂肪水平易使梭菌發酵等問題。采用添加具有抗菌劑及抗氧化雙重功能的乙酸及乙酸鹽(雙乙酸鈉、脫氫乙酸鈉)進一步優化大白菜尾菜-米糠發酵體系,主要結果如下:

              添加0.2% 鮮重的乙酸及乙酸鹽可以使粗蛋白質損失降低,有害菌群減少,游離氨基酸含量增加,并且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

              添加脫氫乙酸鈉可以延長有氧保存時間,在發酵期間促進清酒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生長。

              在有氧暴露期間促進短乳桿菌,同時使腸桿菌、酵母菌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

              2.3.4 白菜尾菜-麥麩-檸檬酸青貯飼料發酵技術

              前面的試驗研究發現,添加干物料小麥麩雖然激活了利用氮微生物的活性,但降低了體系的酸發酵速度。檸檬酸作為一種三元羧酸,不僅可以被乳酸菌作為電子受體提高有機酸產量,還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表現出與青貯發酵的功能相容性。

              因此,我們采用不同濃度(0.45、0.78、1.11% DM)的檸檬酸進一步優化大白菜尾菜-小麥麩發酵體系。

              研究發現,添加量為1.11% DM時,檸檬酸可通過優化菌群結構,提高乙酸產量,降低pH,緩解蛋白質降解,提高酸性發酵效率,并提高發酵后的有氧穩定性,改善了尾菜青貯飼料的品質及保質期

              2.3.5 溫度對尾菜青貯飼料發酵體系的影響

              考慮到不同季節帶來的溫度變化及影響,我們研究了溫度對已建立白菜-麥麩發酵體系的影響。

              在添加檸檬酸(1.11% DM)尾菜發酵體系,設定了低溫(15 ℃) 、常溫(25 ℃) 、高溫(35 ℃)的發酵條件,測定已建立發酵體系的發酵效果。

              結果表明,在低溫(15 ℃)和高溫(35 ℃)下,添加檸檬酸可以明顯提高有氧穩定性,保持尾菜體系酸發酵效果。

              但在常溫(25 ℃)下,添加檸檬酸提高了有氧暴露期芽孢菌屬和接合酵母屬的相對豐度,從而加速發酵體系蛋白質的氧化腐敗,不利于體系酸性發酵條件的形成。

              2.3.6 添加乳酸菌防止常溫有氧腐

              為解決在常溫(25℃)下, 添加檸檬酸會使白菜尾菜-麥麩青貯發酵體系中因蛋白分解而加速有氧腐敗問題,我們研究了添加異型發酵乳酸菌(希氏乳桿菌及布氏乳桿菌)的作用。

              結果表明,添加聯合添加布氏乳桿菌和希氏乳桿菌可以提高乳酸、乙酸含量,降低丙酸水平,減少有氧暴露期間酵母的生長,提高有氧穩定性。

              微生物群落的結果表明,聯合添加檸檬酸、布氏乳桿菌和希氏乳桿菌會使布氏乳桿菌和希氏乳桿菌替代天然發酵菌群,并且降低腸桿菌科和液化沙雷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相對豐度。

              2.3.7 南瓜秧葉-糖蜜-甲酸青貯飼料發酵技術

              南瓜秧葉類尾菜中水分相對較少,沒有液體滲出,就沒有添加干物料勾兌而直接制作青貯飼料。但因蛋白質含量較高,其本身的緩沖能力較強,使尾菜青貯體系的酸化過程放緩。為解決該問題,我們在南瓜葉發酵體系中添加了2%糖蜜、0.2%甲酸。試驗表明,添加糖蜜、甲酸顯著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發酵體系 pH 值,減少了丁酸、丙酸和氨態氮含量。

              添加糖蜜、甲酸會使其尾菜體系中蛋白質水解生成多肽而非氨態氮,仍然保留其營養價值,減少發酵體系中干物質的損失。進一步研究發現,添加糖蜜和甲酸因使乳桿菌屬在前期快速生成優勢菌群,提高了南瓜秧尾菜青貯飼料的發酵效率。

              2.3.8 尾菜青貯發酵飼料在斷奶仔豬生產上的應用

              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20%的大白菜尾菜發酵飼料(大白菜-小麥麩-檸檬酸-乳酸菌)。研究尾菜發酵飼料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養分消化率、腸道發育及微生物群落的影響。同時評價其安全性,研究其對豬的健康狀態的影響。

              目前的結果表明,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尾菜發酵飼料,對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機體代謝能力、肝臟功能、腎臟功能和免疫能力均無負面影響。其他試驗指標正在測定中。


          3. 飼料耗損控制

              3.1 飼料(糧食)的損失

              中國糧食總需求的一半以上是滿足養殖業的需要,要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不能長期依賴進口,我們需要開源,也需節流,控制現有糧食資源(飼料原料)的損失。據測算,中國糧食產后綜合損失率為15.28% 。以2022年的糧食產量計算,糧食損失量為1.05億噸 。

               飼料(糧食)受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全世界大約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每年由于霉菌毒素污染造成數千億美元損失。我國近五年飼料及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陽性檢出率>80%,受霉菌毒素污染情況較為普遍 。

              中國東北地區飼料原料與飼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全部樣品中,6種毒素的檢出率均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情況最為嚴重,平均含量為505.85 μg/㎏,超過限量標準,超標率達50.86%;其次為嘔吐毒素、伏馬毒素和黃曲霉毒素B1,超標率分別為37.07%、19.83%和2.59%。

              3.2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是霉菌產生的有毒的次級代謝產物,主要有黃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脫氧雪腐鐮刀菌醇/嘔吐毒素(DON)、T-2毒素(T-2)、伏馬菌素(FUM)、赭曲霉毒素(OT)等。霉菌毒素通過飼料進入動物體內,引起動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生殖系統及皮膚組織等,造成畜禽生長性能嚴重下降甚至死亡。

              3.3 霉菌毒素的防控技術

              創制多種霉菌毒素消脫技術,構建“體外防霉、腸道脫毒、機體解毒” 三道防線,消除霉菌毒素對“腸道-臟器-機體”多重危害,實現霉菌污染飼料的安全利用。第一道防線(體外殺滅——防霉)防霉劑,創制改性礦物質、萘酚類活性物質、霉菌毒素降解酶等,對禾谷鐮刀菌體外清除率達99%,也可以在體內繼續發揮作用;第二道防線(腸道保護——排毒)腸道屏障保護劑,篩選獲豬源枯草芽孢桿菌等霉菌毒素降解菌(降解率>98%),利用鼠李糖乳桿菌、N-乙酰半胱氨酸等保護豬腸道,增加毒素排出;第三道防線(肝腎等機體解毒——解毒)機體解毒劑,研發雙氫青蒿素、紫檀芪、姜黃素、 白藜蘆醇等核受體激動劑,激活靶器官解毒功能。


          4. 飼料高效利用

              影響飼料利用效率的因素。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意義重大,對節約飼料、資源利用、糧食安全、環境保護等關系密切。任重而道遠。我國畜禽對飼料的消化利用效率不高,飼料中氮的消化率僅在66%左右,而發達國家已經超過80%。影響飼料利用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動物種質遺傳因素、飼料來源、飼料處理技術、飼料配合配制技術、飼養方式、環境因素等等。

              4.1 飼料原料預消化技術

              飼料原料預消化技術是根據不同原料的具體特性模擬動物的消化過程,進行特定前消化處理的新型飼料加工工藝。飼料原料預消化技術可緩解畜禽的消化壓力,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進而改善畜禽的生長性能,減少飼料原料的浪費。

              4.2 優化飼料配方設計(1)

              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能夠最大程度保證飼料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飼料配方設計的理念有所變化,所考慮因素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增加。根據飼料原料的精確有效營養成分配置;根據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生長階段(細致)和生理特性配置;根據除營養物質全面、平衡外,還考慮來源、狀態、相互關系等因素配置;根據生產性能、飼料成本、產品需求、保護環境等多因素綜合考慮配置。

              4.2 優化飼料配方設計(2)

              飼料配合最低成本線性模型與最大效益非線性模型,2020’s - 最大效益(利潤)非線性模型?

              4.2 優化飼料配方設計(3)

              飼料配合最大效益數學模型。

              設飼料質量(以增重/飼料為代表)為X, 飼料價格(元/kg)為Y, 如果飼料的價格與飼料的質量之間為等比例對應關系, 則Y/X為恒數Z, Z的概念是單位增重所耗飼料的價值(元/kg)。出欄動物重量為G (kg), 市場價格V (元/kg), 如暫不考慮綜合費用(人工、水電、固定資產折舊、營銷費用、財務費用等),  養殖利潤:P=GV-GZ=G (V-Z) ,     當V=Z時, 盈虧平衡點;  當V>Z時, 盈利區; 當V<Z時, 虧損區。

              如考慮綜合費用, 綜合費用一般占飼料費用1/3, 則養殖利潤:P=GV-GZ-1/3GZ=G (V-4/3Z),當V=4/3Z時,  盈虧平衡點; 當V>4/3Z時, 盈利區; 當V<4/3Z時, 虧損區。

              在盈虧平衡點(V=4/3Z), 采用優質優價飼料使豬增加的體重取得的效益與消耗飼料的投入正好相抵, 所以此時選擇何種飼料, 對經營效果沒有影響。

              在盈利區(V>4/3Z),  選擇優質優價飼料,因增加體重帶來的收益大于消耗飼料投入,  所以,  此時選擇優質優價飼料會帶來更好的效益。

              在虧損區(V<4/3Z),  選擇優質飼料,  因增加體重帶來的收益不能抵消所耗飼料的投入, 結果是增重越大, 虧損越大。所以,  在虧損區,  應選擇低質低價飼料。

              4.3 飼料添加劑的合理使用

              營養性添加劑(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營養平衡作用,提高飼料利用效率;

              代謝調控添加劑(酶制劑、益生菌等)改善動物代謝功能,提高飼料利用效率;藥物添加劑(中草藥、植物精油、抗菌肽等)增強動物抗病能力,提高飼料利用效率。

              4.4 飼料精細化加工與生產

              飼料生產的精細化程度對于飼料品質至關重要,而飼料品質與飼料利用效率息息相關。

              飼料生產往往關注原料分析和評估、飼料營養水平的設定以及配方設計,而忽略飼料制造環節對于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飼料原料的品質把控。應做好生產過程的殘留管理,生產環節中的不均勻風險的控制,生產設備的和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程度,產品質量穩定,參數的正反向監控。


          5. 營養精準供給

              5.1 低蛋白日糧技術研究

              近二十年來,我國大豆進口增加了十倍左右(1041萬噸/2000年:10032萬噸/2020年),而畜產品只增加了半倍(6125萬噸肉類/2020年:9227萬噸肉類/2022)。顯然,我們因高蛋白標準而浪費了不少蛋白資源,也污染了環境。

              低蛋白日糧技術:日糧粗蛋白質水平按畜禽營養需要推薦標準降低2%~4%,適當添加氨基酸達到理想氨基酸平衡,從而提高蛋白質利用率。如果畜禽日糧粗蛋白水平降低2%,整個日糧折算豆粕約為5%,即每噸日糧少加50 kg豆粕。每年中國生產3億噸商品飼料,如果都采用低蛋白日糧,我國每年會少進口1500萬噸豆粕,約占從美國進口大豆的50%。


          6. 結語與展望

              飼料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需要。我們既要做好挖掘飼料資源的“加法”,又要避免飼料損耗的“減法”,還要做好飼料高效利用的“乘法”,緩解糧食進口壓力,保障國家糧食戰略安全,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

              深度挖掘非糧型飼料資源,提高現有飼料資源的利用效率,為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這項任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聯合攻關?!胺羌Z型飼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已納入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會取得理想的結果。

              

          04、脂肪酸平衡及對母仔豬的影響

          王志祥,河南農業大學

          5.png

          圖 王志祥,河南農業大學

          一.脂肪酸平衡

              包括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平衡(U/S),短/中/長鏈脂肪酸平衡,ω-6/ω-3脂肪酸平衡。

              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平衡(U/S):一般不飽和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更易消化吸收

              脂肪的消化率取決于整個日糧中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率。飼料中 U/S 比大于 1.5則脂肪的消化率相當高,平均為 85%∽92%;U/S 比例低于 1.0∽1.3,則消化率為 35%∽75%。過高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導致肉品品質下降等。為確保油脂的消化率,蛋雞所需的最小U:S比率為2.25,而肉雞所需要的最小U:S比率為2.75,豬所需的最小U:S比率為2.91。

              短/中/長鏈脂肪酸平衡:仔豬試驗表明:短鏈脂肪酸(丁酸鈉)在提高仔豬存活率上效果最佳;中鏈脂肪酸對縮短母豬斷奶-發情間隔更有效,長鏈脂肪酸(PUFA)更好地改善初乳質量。(Chen,2019)

              仔豬試驗:丁酸可改善仔豬斷奶后15-28天期間的料肉比,而月桂酸與硬脂酸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均無顯著影響,并發現不同碳鏈長度脂肪酸均可促進仔豬空腸上皮細胞的更新。(楊袁,2020)

               奶牛試驗:不同SMCFA與LCFA比例對奶牛采食量、產奶量及瘤胃發酵沒有影響,但隨日糧中SMCFA添加劑量增加,乳脂含量及乳脂中SMCFA濃度有線性增加趨勢并改變乳脂脂肪酸組成及血液脂類代謝。(孫妍,2012)

              在日糧中添加中短鏈和長鏈脂肪酸的混合物能提高奶牛的免疫性能,但不同比例存在效果差異。(徐曉燕,2012)

              ω-6/ω-3脂肪酸平衡,ω-6和ω-3系列是兩種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來源,有免疫平衡調節、脂代謝調節、脂類轉運調節、繁殖效率作用。

              由于機體內缺乏ω-3 脫飽和酶,這兩系列脂肪酸在機體內不能相互轉化,必須從食物中攝取。ω-3脂肪酸在體內能形成抗炎物質ω-3脂氧素,ω-6脂肪酸衍生的類二十烷酸具有促炎效應,日糧中ω-3與ω-6比例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炎功能。

              ω-3和ω-6脂肪酸同時存在會競爭彼此代謝途徑中所需的相同的酶。

              ω-6/ω-3脂肪酸平衡對動物的影響:


          (一)對免疫力的影響

              研究表明:適宜的ω-6/ω-3 比例可以調節機體使其保持在較佳的免疫水平,研究發現,較低ω-6/ω-3比例能夠提高56日齡后揚州鵝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和IgA、IgG、IgM等免疫抗體水平。(宋志剛,2011)

              日糧不同PUFA比例有可能通過改變細胞因子基因表達以及免疫細胞脂質脂肪酸組成對產蛋雞機體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夏兆剛,2004)

              改變新生斷奶仔豬飼料中ω-6/ω-3脂肪酸的比例, 可以改善其對免疫應激的反應,ω-6/ω-3比例控制在5:1左右,可促進機體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提高機體的免疫應答水平。(于萍萍,2013)

              ω-6/ω-3比值為10時,斷奶仔豬的免疫反應達到了最佳狀態。(左磊,2010)

          (二)對生理機能的影響

              王夢芝(2011)發現ω-6/ω-3比值為6:1時對鵝具有較好的降血脂效應;

              丁洛陽(2012)發現ω-6/ω-1比值為3:1時減少鵝肝細胞膜系結構的損傷;

              劉顯軍(2012)發現ω-6/ω-3比值為8、12、19:1時育肥豬的抗氧化能力較強。

              郭志友發現適當ω-6/ω-3比值有利于改善仔豬小腸絨毛受損,增加腸道形態發育。

              齊珂珂(2009)研究表明,隨著日糧ω-6/ω-3PUFA比值的降低,肉雞血液總膽固醇顯著降低。

              楊在賓(2011)在肉雞飼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 PUFA,能夠降低消化道pH值,提高肉雞各腸段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腸道環境。

          (三)對生長性能的影響

              當飼料中ω-3/ω-6 比例分別為1.238 時,魚的增重率和蛋白質效率較高,飼料系數較低,當飼料亞油酸/亞麻酸比值為 7~8時,黃顙魚生長最快,飼料利用率最高。(唐黎,2010)

              郭志有發現ω-6/ω-3為10:1時可以顯著降低斷奶仔豬的腹瀉率;

              21日齡斷奶仔豬當ω-6/ω-3PUFA 比值為10時仔豬日增重顯著高于比例為2.5和20的仔豬,同時可改善 0~21d飼料轉化率,而IL-1β、IL-6、TNF-α隨著ω-6/ω-3 的比例增加而呈二次曲線變化趨勢,得到斷奶仔豬最佳ω-6/ω-3PUFA 比值為 10(左磊,2010)。

              也有報道,隨著日糧ω-6/ω-3 脂肪酸值的降低,對動物的生產性能沒有顯著影響。

          (四)對畜禽產品品質的影響

              劉顯軍(2012)發現 ,豬日糧中ω-6/ω-3比值為3:1時豬背最長肌中ω-6/ω-3比值達到中國營養學會推薦膳食ω-6/ω-3PUFA的比例 (4~6:1)。

              崔洪澤(2020)發現隨著日糧ω-6/ω-3 脂肪酸值的降低,育肥豬肌肉中ω-3 含量明顯提升,ω-6 脂肪酸明顯降低,皮下脂肪組織中的ω-3 脂肪酸含量顯著提高,脂肪內ω-6/ω-3 脂肪酸值顯著降低。

              Nong(2020)發現,低ω?6/ω?3顯著增加了中國地方豬皮下脂肪組織中ω?3脂肪酸含量,顯著降低了皮下脂肪組織中ω?6/ω?3比例。

              Song(2020)發現,飼糧添加亞麻籽油增加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和降低ω?6/ω?3比例。


          二.亞油酸亞麻酸平衡

              ω-6/ω-3脂肪酸平衡主要是亞油酸與亞麻酸的平衡,脂肪酸體內合成只能單向前進,亞油酸、亞麻酸需要在體內合成其他重要的脂肪酸,飼喂合適的脂肪才能實現最佳飼喂效果。

              亞油酸與亞麻酸代謝具有相同的酶系,育肥豬ADG和ADFI分別在飼糧LA /ALA比值13:1 和 9:1 時最大,而 F /G在 6:1 組最小。(陳靜,2019)

              用亞麻籽油替代大豆油提高飼糧 ALA 含量,改善了育肥豬的 ADG 和飼料效率,且 LA/ALA 為 1:1~5:1 的改善效果優于 10:1的組。(Li,2015)

              以 3%亞麻籽油替代大豆油,使 LA/ALA 為 1 :1 時 可以抑制 IL-6、IL-1β、TNF-α 的表達。(Duan,2014)

              在育肥豬飼料中添加亞麻籽可顯著提高育肥豬背部脂肪及腹部中ω-3 PUFA、亞麻酸和 EPA 的含量(Romans ,1995)。

              亞麻油中亞麻酸含量最高,高達52.7%;大豆油中亞油酸含量最高,高達53.2%。


          三.亞油酸亞麻酸比值對母仔豬的影響

              1、不同比例的LA/LNA對母豬的繁殖性能和仔豬生長性能均無顯著影響,但適當比例對母豬泌乳力、仔豬斷奶窩重和仔豬增重有一定的改善趨勢;

              2、適宜比例的LA/LNA通過調節血清中膽固醇、HDL、LDL等含量促進機體營養代謝,改善母豬乳品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3、不同比例的LA/LNA顯著影響母豬血漿、母豬初乳和常乳、仔豬血漿中脂肪酸含量以及ω-6/ω-3PUFA比值,這可能是通過母豬影響仔豬的原因;

              4、本試驗條件下,母豬飼糧中LA/LNA 以7.0具有較好的飼喂效果。

          6.jpg

          供稿:賀姣 豬場動力網

          審校:陳芳洲


            我來說兩句(0人參與評論)
              加載更多
              97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国产又黄又爽又色又湿的视频,五月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acronym id="5recu"></acronym>
              <track id="5recu"></track>
                <track id="5recu"></track>
                <table id="5recu"><strike id="5recu"></strike></table>
                <table id="5recu"><strike id="5recu"></strike></table>
                <acronym id="5recu"></acronym>
                  <pre id="5recu"><s id="5recu"></s></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