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分析,規模豬場的倒閉概率較高,在這些豬場的運營過程中,也是存在一系列共同的問題,今天專門分析下規模豬場倒閉的原因,供養殖戶朋友參考:
規模豬場為什么倒閉的概率更高?
1、盲目擴充基礎建設
很多規模豬場的決策人員覺得,規模越大,盈利越高,然后盲目擴大規模,導致基礎建設投入資金過高,養豬業并不是一個投機的行業,利潤也沒有那么高,基礎建設回收周期慢,時間長,會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造成企業長期超負荷運轉。
2、借款比例過高
有的規模豬場忙碌一年,最后發現是給貸款打工,大部分規模豬場,自有資金不足,為了賺取利潤,大量進行民間借貸,
一個投資100萬的豬場,50萬用來進行基礎建設,50萬用來買母豬,如果老板有30萬,需要民間借貸70萬,每個月利息就要過萬,全年利息10來萬,幾乎占了全部利潤,如果資金周轉困難,豬價波動,債權人會過來要債,規模豬場可能會進行拍賣,瞬間就會破產清算。
3、豬場結構不合理
豬場是要靠資金鏈(賣豬的收益)來維持整體運作的,出欄生豬,架子豬,仔豬,乳豬,母豬等要控制飼養比例,需要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哪項價格更好,更容易賣掉,豬場內的結構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豬場老板要及時做出布局,有的盲目增加種豬,造成飼料和人員的浪費。
4、經營不善
管理水平低,大部分規模豬場,只是投資和數量跟上了,但是思想意識還沒有調整過來,還是停留在家庭副業的層次,生產隨意,工作沒有目標,管理水平低,沒有規劃,沒有市場,盲目跟隨價格追趕,總是吃虧,結果導致豬場收支不明,長期以往,肯定會出現虧空。倒閉的豬場老板,多數文化水平不高,衛生,消毒不力,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飼料浪費,導致急性傳染病屢屢發生,給規模豬場帶來嚴重打擊。
(審核編輯: 豬豬俠)